【學黨史】航天江南:做好“紅色黨建+”協同發展共建篇
隨著“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深入推進,航天江南以探索共創共建、共同提升的黨支部結對共建為契機,與系統內部兄弟黨支部、行業同盟黨支部、地方政府黨支部和高校黨支部攜手搭建基層黨支部交流平臺聚焦發展辦實事,共用紅色資源、共建紅色陣地、共傳紅色基因,滾動形成優勢互補、共謀發展的能量“朋友圈”。
與政府高校聯手建紅色陣地,共謀發展
陣地聯建夯基礎,政企、校企聯育添動力。航天江南所屬單位的黨支部,在開展黨支部結對共建的過程中,主動邁出去共建組織陣地,搭建資源橋梁。
圍繞黨建工作價值創造的實現,共享黨建平臺和資源,建立工作交流機制,十部科技黨支部聯合貴州省發改委機關第六黨支部開展“政企攜手共建喜迎建黨百年”共建活動。省發改委機關“送學上門”,十部“宣講”老一輩航天人的堅持和奉獻、新一代航天人的頑強和奮斗,雙方共同研討如何進一步加強溝通協作,促進發展,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梅嶺電源科研黨支部與貴州師范學院納米重點實驗室黨支部以“國家戰略需求中的化學電源”為主題開展支部共建,同時到紅色教育展館和實驗室進行思政和技術交流,交換具體技術對接工作意見。雙方在相關技術體系的技術難點和痛點上,進行深入交流進一步提高認識;航天控制第一黨支部與交通銀行經開區中心支行黨支部聯學共建,創新工作模式實現了該公司在線繳納黨費的信息化實踐。
和行業同盟結對傳紅色基因,破解難題
同盟聯手強賦能,結對共建破難關。作為一家扎根貴州56年的航天三線企業,忠誠、奮斗、擔當、奉獻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支部共建不僅走出去更要迎進來,盯住年度重點工作任務,通過結對共建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急難險重任務“破難”中充分發揮雙方黨支部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紅色力量。
航天測試技術研究所第六黨支部以增強黨員對組織的認同和歸屬感、帶動促進中心工作作為檢驗的衡量標尺,與8511所第十一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聚焦工作存在的難點、熱點和痛點問題,共同交流黨支部特色品牌建設思路與措施,共同研討工作面臨的共性問題,研討提出解決措施;梅嶺電源航天朝陽黨支部與航天三江九部十四室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推動雙方業務合作互幫互助、共同進步,以業務為抓手,通過核心崗位的黨員發揮帶頭作用,開展技術交流、聯合攻關等多種形式的共建活動,共同解決液體姿控動力系統的研制生產瓶頸,為“快舟”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撐;林泉電機技術第二黨支部與新航集團103廠設計聯合黨支部簽約“結對共建”,結合雙方黨支部工作取長補短、相互借鑒,圍繞合作的航空重大項目、重點新品研制任務就技術、質量、進度和資源保障等方面進行深入溝通和交流,明確信息歸口管理部門及責任人,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和快速反應機制;航天新力與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在紅城遵義開展聯學活動,學黨史、學航天史,共同交流國家核聚變項目(ITER)上開展的合作經驗;航天南海研究所黨支部與重慶金美通信第三黨支部攜手共建,推進黨支部之間的深度黨建工作交流結對,在共享黨建工作好的經驗做法的同時,進一步推動業務合作與創新發展的思想碰撞,梳理專業特點,做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在航天江南黨委的統一部署下,各黨支部圍繞黨建工作價值創造的實現,探索建立黨建工作定期交流機制,在難題共解、支委共商、組織共建、資源共享等舉措上不斷推進黨支部共建,堅持思想引領,推進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為企業高質高效謀取更大發展力。(文/唐芳梅)